您现在的位置是:资慧新闻网 > 科技 >
AI声音滥用现象亟待有效规范
科技 人已围观
简介随着算法不断进步,在高性能设备和高精度模型的助力下,AI生成的声音已从过去的“一听就假”发展到如今的“真假难辨”。相关部门应继续加大对利用AI技术进行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……...
随着算法不断进步,在高性能设备和高精度模型的助力下,AI生成的声音已从过去的“一听就假”发展到如今的“真假难辨”。不少有声读物采用AI配音,读者甚至能选择模仿某个特定人的声音,这既降低了成本,也增添了趣味性。与此同时,AI声音滥用现象也时有发生。(2月24日《工人日报》)
如今在网络平台上,AI声音随处可见,而有的的确能够以假乱真。并且,据报道,大量软件具备相关功能,一些APP的下载量超千万次。有的只需简单念出一段文字或输入音频片段,这些APP十几秒即可完成声音的合成。还有一些商家在短视频平台带货时,通过AI模仿知名人士的声音编造内容。
AI声音滥用背后的风险不容小觑。可以说,个人的声纹信息作为一种生物识别特征,具有高度的可识别性,其独特性、唯一性及稳定性,使其成为将信息与特定自然人相关联的关键要素。同时,根据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的规定,声纹信息被归类为敏感个人信息,受到严格保护。所以说,擅自将他人声音AI化是违法行为。
AI声音滥用现象亟待有效规范。毋庸讳言,AI生成声音的过程中,涉及声音样本的采集、使用、算法的研发和应用等多个环节,每个环节都可能涉及不同主体的权益。保障各方合法权益,法律的完善是基础性工作。于此,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,细化AI克隆技术的法律条款,明确侵权行为的定义和责任,需要相关部门重视起来。
平台也应当切实负起责任。一方面是监管责任,如建立健全对AI声音的审核和侵权举报机制,及时发现和拦截侵权、虚假、违法等不良内容;另一方面是预警责任,平台有必要加强相关警示,增强公众对AI声音滥用危害性的认识。平台或企业唯有坚持技术边界,依法合规使用,才能避免AI技术被滥用。
《民法典》第一千零二十三条规定,对自然人声音的保护,参照适用肖像权保护的有关规定。所以,对AI声音涉嫌违法的同样须依法惩治。相关部门应继续加大对利用AI技术进行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,形成更加完善的常态化治理机制,绝不能任由AI肆意“偷声”。(杨玉龙)
相关文章
随机图文
蚂蚁集团CEO韩歆毅:从数字支付走向数
蚂蚁集团CEO韩歆毅:从数字支付走向数智支付 打通AI服务最后一公里 7月27日,世界人工智能大会(WAIC)进入第二...……问界M9在无人区完成极端环境应急救援
近日,一名问界M9车主在穿越青海德令哈无人区时突遇爆胎,车辆无法继续行驶。…………咳喘、关节痛、总怕冷?三伏贴的关键知识
三伏天作为全年阳气最鼎盛的时期,人体毛孔舒张、气血涌向体表、经络通道开放,此时进行贴敷治疗,能使药物透皮吸收效率倍增,药...……“大模型赋能高质量发展”2025数字化
017月3日,“大模型赋能高质量发展”2025数字化发展与治理论坛在浙江大学举行,汇聚国内外顶尖专家等代表,研讨大模型发...……被种草了!苏超刷“坪”背后的宝藏专业
解锁了这些藏在小草里的“科技密码”,你是否也想亲手培育一片苏超同款“会呼吸的绿茵”?…………浙江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(2025)圆
7月13日下午,“农行杯”浙江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(2025)闭幕式暨颁奖典礼在浙江实验艺术剧场举行。由浙江机电职业技术...……林俊杰自曝心脏问题 “心跳乱了节奏”有
7月13日,林俊杰在演唱会上坦然说出自己去年4月被诊断心脏出了问题,每天靠药物控制,这句带着坚持的话让无数人为之动容,也...……填上网络消费那些“坑”
7天无理由退货被拒、承诺的优惠说没就没、演唱会门票无条件退票受阻……网络消费快捷方便,也暗藏不少令人防不胜防的“坑”。相...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