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资慧新闻网 > 军事 >
构建“三级联动”创新扶持体系
军事 人已围观
简介“装备突发故障,前出抢修支援!”夏日,燕山脚下,第81集团军某旅训练场上,一场全要素实装训练火热展开。接到抢修指令,该旅一名高级工程师带领“创客”团队成员,运用自主革……...
“装备突发故障,前出抢修支援!”夏日,燕山脚下,第81集团军某旅训练场上,一场全要素实装训练火热展开。接到抢修指令,该旅一名高级工程师带领“创客”团队成员,运用自主革新的设备展开抢修作业,受损装备很快恢复正常。
“过去,我们主要依靠经验对装备进行故障检测,维修质效不高。”这名高级工程师回忆说,一次实战化训练中,某型装备突发故障,他们立即对装备进行抢修,由于传统修理手段耗时较长,险些耽误任务进度。复盘时,不少官兵反映,类似情况在日常训练中并不鲜见。战斗力建设等不起、慢不得。了解情况后,该旅领导带领机关业务部门利用蹲点调研、官兵恳谈会等时机,组织官兵围绕维修技术攻关、装备器材革新等方面展开探索研究。
在认真吸收官兵意见建议基础上,该旅党委研究后决定,探索构建“三级联动”创新扶持体系:旅级设立科技创新工作站,配备3D打印机、智能检测平台等设备;营级提供基础设施场地,成立“创新工作室”;连队根据实际,灵活组建技术革新小组,形成覆盖多个专业的技术革新网络。此外,为汇聚更多提升战场保障效益的“金点子”“好招法”,该旅还设立“革新贡献奖”,将革新成果与评先评优挂钩,有效激发官兵参与革新实践的热情动力。目前,该旅“创客”团队成员已逾百人,研究内容涵盖战术战法运用、装备技术革新等多个领域,取得的多项革新成果被推广运用。
笔者走进该旅科技创新工作站看到,中士陈佳乐正利用3D打印机为某型装备制作配件。曾经是该型装备保障领域“门外汉”的他,如今已熟练掌握电路设计、程序编写等技能,先后解决了多个检修难题。
“旅里探索推行创新孵化机制,为每个革新项目配备了‘双导师’。”陈佳乐介绍,旅队与军队院校、装备生产厂家携手建立创新孵化机制,邀请院校专家指导官兵攻克理论难关、装备生产厂家工程师协助官兵进行技术优化。
装甲分队设计的消声器,有效提升装备突防隐蔽性;卫勤单元改造的智能救护箱,实现人员生命体征实时监测……笔者翻开该旅革新成果登记簿发现,多项出自基层官兵之手的革新成果正加速向战斗力转化。
在该旅野战装备维修区,二级军士长黄少林操作便携式轮胎拆装设备,快速完成某型装备更换轮胎作业。“这些实用、便携的工具,都是基层官兵革新创新的成果。”黄少林说,今年以来,他所在“创客”团队已有6个革新项目通过旅队评审会认证,目前均进入研发阶段。(于晓涛 汤伟)
来源:解放军报
上一篇:立行立改转作风 主动解难励兵心
下一篇:陆空对抗共用一张训练表
相关文章
随机图文
“数字聚变”的当量有多大
空军某基地官兵进行装备保障。刘载誉摄汇聚像珍惜每一颗子弹一样,不浪费每一个数据高清军用数字地图铺满整个屏幕,映入空军某基...……空军某旅开展飞行训练
近日,空军某旅开展飞行训练。图为战机依次滑出。徐翰森摄…………扎根孤岛 守望空天
官兵奔向战位。官兵举行向党旗宣誓仪式。阵地指挥室内,值班官兵快速高效处置空情。开展优良传统教育。碧海孤岛,空军“红色前哨...……第八十二集团军某旅“刘老庄连”赓续红色血
连队官兵与李爱云老人进行视频交流。官兵代表向烈士纪念碑献花。连队干部在烈士纪念馆为官兵讲述82位烈士英勇战斗的故事。“希...……中泰“蓝色突击-2025”海军联合训练落
4月2日,中泰“蓝色突击-2025”海军联合训练在广东湛江某训练场闭幕。本报记者郭澍东摄4月2日,为期8天的中泰“蓝色突...……神仙湾哨兵:守望心中那片“高地”
初春的神仙湾哨楼。李金星、祁龙摄神仙湾边防连一级上士郭翔翔坐在“版图山”山坡上眺望远处的雪山。李金星、祁龙摄新兵们与写下...……陆军某旅组织机动训练
日前,陆军某旅组织机动训练。刘志勇摄…………陆军某旅组织实弹射击考核
春日,陆军某旅组织实弹射击考核。图为战车快速机动。黄振宇摄…………